天安门以前叫什么?天安门是在明朝永乐十五年建立的,也就是1417年,当时天安门叫“承天门”,名字来自“承天启运、受命于天”之意,直到清朝顺治八年,也就是1651年,承天门改称为天安门,其实天安门从建立之初到今天,中间经过了多次烧毁,期间经过了多次修建,不过后来新中国建立之际,天安门经过重修,才呈现出现在的样貌。
天安门以前叫承天门
1、我们都知道,天安门是明清时期皇宫的正门,但是大家知道天安门以前叫什么吗?天安门以前叫“承天门”,原本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时期建立的,而天安门是在明朝永乐十五年建立的,也就是1417年,当时天安门叫“承天门”,名字来自“承天启运、受命于天”之意,天安门的设计者是明代御用的建筑匠师蒯祥。
2、直到清朝顺治八年,也就是1651年,承天门改称为天安门,原本天安门是皇权的象征,只有皇帝才能从天安门出入,不过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时,当时北平政府动员全市的民众对市区进行了大清理,还修整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,我们闲杂去天安门,可以看到上面挂着毛主席的照片,而且普通人也可以自由出入天安门,不过去天安门城楼需要提前预约。
3、不过很多人不知道,其实天安门从建立之初到今天,中间经过了多次烧毁,在明英宗天顺年间,也就是1457年,被火烧毁了一次,制造明宪宗成化年1565年才重新修建,也正是这次的修建,让天安门从原来的牌坊式改为了如今的宫殿式,不过到了明末之际,天安门又毁于兵火,天安门再一次修建,也就是顺治年间了。旅游攻略http://wWW.YuANyoUKe.Com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yuanyouke.com/101730.html